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付出很多,但往往不管如何付出,或许不是他人真正所需要的,或者所感知到的。
他人总是按照自己感知到的去反应及采取行动。
作为领导者,或父母,若我们没有站在追随者(员工或孩子)的角度考虑,我们自以为是的领导或养育方法,都可能会适得其反,或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能。
这或许就是《情境领导》或《情境父母》课程重要的原则之一吧:以追随者为导向施加有效影响。
子曰乐队曾在其专辑《第一册》里推出过一首歌,叫《乖乖的》。歌曲站在孩子的角度,表达了这个观点:
很多时候,父母给孩子的糖,在他们尝来压根就不是甜的。

子曰乐队专辑《第一册》歌曲《乖乖的》
子曰秋野–乖乖的–歌词
我有很多心里的话,
其实很早就该对爹说说,
可每次还没张开那张嘴巴,
爹总是先给我块儿糖含着。
然后他笑眯眯地看着我,
爹说一切要照爹说的做,
是绝对的保证绝对的保险,绝对的没错。
我竖起耳朵听爹说话:
“啊!乖乖的,
咳咳!是不管多么难走的路呵!
你爹我都曲曲弯弯地挺过来了,
曾经尝过的酸甜苦辣咸的香的臭的,
是比你这小鬼吃的饭都多,所以说孩子!
我知足你就应该总是乐着,啊~
不许皱眉头弄深沉假装思索,
象如今这样好吃好喝好穿的,啊?
是你老子拼了命才挣到的。知道不? ”
………
我憋得实在很难受啊,
非得马上现在跟你说说
可话到嘴边还没一半儿啊,
你就给了我,给了我一个大嘴巴!
然后狠呆呆地瞪着我,
说是兔崽子到底想要干什么?
我说:“就是爹给我的那块儿糖啊,
它压根就不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