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

诗化领导力 Navigation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在《情境领导-核心》课程班上,总有学员提问为什么自己交代了任务,而员工也点头表示理解,最终做出来的结果却不是自己想要的。其实,针对同一个任务领导和追随者是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的,大家没有在任务的层次,需要获得的结果之标准、什么才叫完成这项任务以及需要领导者介入的程度等方面没有达成一致。
 
正如我在讲课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示这么一张图片给大家看:
 
ÉÙÅ®;Portrait of young girl
Portrait of young girl
 
我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班上不同的回答可能是外星人,吉他,一男一女两个人在花园拥抱,田野等等。
而其实这图片就是 毕加索的名画《少女的肖像》,画面显示的是一个少女端庄地坐在客厅壁炉旁的椅子上,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壁炉里面熊熊的火焰。
 
课堂上也经常让学员们就某个任务,比如说一个剧院卖票的岗位到底该做什么工作让大家讨论。发现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小组说要建立网上销售(我猜那学习小组中肯定有信息部门的人),也有的说要做好财务管理甚至不能收到假钞(小组中往往有财务人员),当然小组内有人力资源经理者,总要进行岗位分工,激励考核。这些都是“只缘身在此山中”造成的阿。
 
的确,领导者每天面临动态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任务,为了确保任务高效完成,需要领导者对手边的任务进行诊断和细分,搭建一个有机的工作平台,才能避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导致的低效能结果。 
 
诗化领导力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