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因今年在个人成长方面实践灵性操练,而在此方面,古圣贤已留下许多经典论述和指导。关于祷告,有明朝来华传教之耶稣会会士罗雅谷先生《求说》一书,读之,简洁而又深刻。该书电子版来自法国国家图书馆,我特点校转于此,以飨祷告者。
求说
泰西耶稣会士罗雅谷遗稿
目录
求之缘
夫求何为乎?人情莫不欲全也,莫不欲安也。或有欲而不遂,或缺所需,则思得之。或触所忌,则思免之。缘是以有求也,乌容已乎?
圣若白《人图说》曰:母生之人,其寿几何?而常盈于患矣,如花之芳忽萎,如影之现旋消,瞬息之间,变易纷起。经比人于尘,于茸草,于烟,于泡,于浮云与流水。盖谓人本脆弱,最难自立,必有所依籍以坚固其基,然后可遂所需而弗失焉。此祈求所缘起也。
人非不日昭事也。试一循省,则不胜其阙焉。人性既坏,其明爱二司,并失初良。舍 主祐奚望? 主启之迪之而明加光,别彼此,分德慝,审趋避,皆无难矣。 主扶之翼之而爱加强,弃彼取此,逐慝存德,欲趋即趋,欲避即避,皆无难矣。诚若是也,何焉而弗求乎?
圣伯尔纳曰:人宜自认厥神,无他美好也。负多罪,负多乱,其所恪奉无违者,乃悖理之肉情。夫神,吾之目也,而瞽焉。夫神,吾之耳也,而聋焉。伪言邪行,谬学卑智,多陷矣,多惧矣,多疑抑多患矣。从恶如崩,从善如登,其神若此。盍向救我者求哉?畏 主怒,求息之。希 主爱,求通之。庶几有療乎?
求之向
圣雅古伯曰:凡诸美赐,诸全恩,无非来自上者。我诸光之父降之影,(影从光生)唯此无偏曲,无反复,意生我等哉。解曰:赖有诸美赐与全恩,身神兼获所需也。美全云者,恩赐出于 主,始满人愿。不则虽多不惬,又不永久,不得谓之美,不得谓之全矣。世多缺陷,人各不自给,何能相济?凡获所需,皆天国所赐,于世无與,故曰来自上也。光,指全具万美好之圃。或曰:诸光之父,即诸天神及诸圣人之 主。称父,著爱也。 主爱惟公,无贵贱之殊,奚偏曲? 主爱惟定,无旋予旋夺之弊,奚反复?其曰意生我等者, 主之生人,出乎其意,非由他强。既生之,则养之,则赐之以所需必矣。此盖言人有所求,独当向 主。 主操能與之权,心又肯與。其于人也,譬之乳母童师,岂有拂其求者哉?自 主而下,或神,或人,皆属受造,其力有限,皆不能救援世苦而免其患。 耶稣教门人曰:尔等惟求 天上父,其能,其量,并无始终,其爱人无比。盖惟其能无限,是以爱人亦无限。
圣奥斯定著《祈 主七要》。其一曰: 主许我认 主认己者,认己稟弱甚,向善难,即恶易。魔攻譎矣,肉攻暗矣,世攻险矣。身不离灾患,神不脱虐情。已乎,其如斯已乎!于是仰瞻万物之 主。宰万物而无所需于物,最喜广施普恩于众,赐虽多不匮,求虽频不厌,哀人弱,听人祷。 主哉!父哉!既认己不足,又复认 主全能,明此二端,无人不求,求无不向 主矣。
问: 主最爱人,且知人,乃人有困乏,犹俟祈求,一似本无救意,因求始救。若然,是人求能易 主之意也。圣多玛尝答此。以为 主知高上,非人知比,现在未来,无不备知。凡世人百千万故,百千万变,无弗预知。岂于所需独昧乎?知则救之, 主之意良然。乃必俟其求者,以人有自主,宜听不宜强。不求而与,近于强,故俟之。非意在不与也。因求而与,正顺其意,曷云易乎?圣额我略曰:尔变尔行, 主乃变其志。言人失元良, 主则夺其恩予。由是推之, 主之意,以人不求易,岂以求易哉!且天国之建, 主本为人。为人建国,日望人之接踵至,意甚殷也。人不求,则自失其国,负 主恩特甚。而顾疑 主无救意,何说之舛也。
圣文都腊曰: 主至慈,亦至义,二者向并而不离,无量数神,与无量数人,举无不受 主慈,即无不受主义者。 主慈时欲赐恩,又以不及乎义,故俟人求。求者,恩之值,义也。值不当恩而卒予之,恩之恩也。然岂不俟值而予之哉?色搦加曰:夫求者,物之上值哉。言人本贵,求之时必愧,必谦,忘其本贵,是因求而失其贵也,是上值也。不求而予,是谓不值而获,侔于贱,人将忽焉而置之,惜也。且强人以受,而夺其自主,于受者奚功?
圣文都腊又曰: 主之生人,欲广恩也。第须人肯受,求者,其肯受之征哉。
又曰: 主慈胜于义。 主以赐,人以祷以受,然 主赐较人祷与受,更宽,更易,于此律以真义。称物平施,人负 主深矣。受者何多,酧者何寡,咎日增,报时阙,且求一而得十矣。其功秒忽,其受赐无穷,是以真义之[],不得容于 主与人之间。故曰慈胜也。
经载 主言曰:尓(指人)恶者,亦知善与其子,岂在天尓父,不与其恩于求者乎?又曰:人声呼我,我许之。又曰:望我,我救之。
圣伯尔纳曰: 主不受人呼,人求不许救,则将谁许乎?言声乎以征心怀热远也。彼以冷心求者,岂能发大声哉?且声亦奚俟口出也。其心爱慕笃挚,是即大声之呼。如徒呼之以口, 主曷取乎?
问 大主宰制万物,赏罚予夺惟命,求之宜矣。又求 圣母及他神圣者何?曰:求 主者本求也。求 圣母及他神圣者,辅求也。求保我于 主前,易得所求。非即求其赐也。保之之力视厥功。惟 圣母功无比,保力亦无比。且以母求子,无弗遂。故人于 圣母尤宜勤求焉。
问:邪魔亦自谓免人祸。予人福,求之可乎?曰:不可。魔为 主奴,动听 主命。无命,彼即欲损人一发,摧木一叶,不能也。不能加害,亦不能加益,求不求无异也。惟一心求 主,魔且顺之。又魔者人之仇,欲害人灵魂,引人背 主以事彼。求彼,是大反 主之尊崇,罪莫甚焉。人求之,是认魔为恩主,而自甘为之役,不惟蔑 主,且蔑己矣,故不可。
耶稣语门人曰:人不能事二主,爱一,恶一,可也。孰不知天地万物惟一 主哉?主多神何为?向多门投之何为?主必求真,真必一不二,岂可曰彼此各有用,失于此,或得于彼哉?为此说者大谬,未有事二主而获救者。
圣齐比良者幼习巫术,受匪人托,为役魔以诱儒斯第纳贞女。女觉,即向 主加功求佑。魔复比良曰:彼求 主得佑,我辈计竭矣,请辞。比良遂悟,曰:邪魔不能害奉 主教之人,奉 主教诚当。即弃前习,奉 主教。后卒建致命之功。嗟乎!圣教入中华,数十年于茲,何日不以 圣号圣水,逐多魔于人身,于居舍乎? 大主权能,亦既观之,而劝勉奉教,则辞以未遑,是为大惑,可慨也。
古圣达尼厄钦宠 天主惟谨,仕他国,王鉴其忠诚,宠之。廷臣有妒者,诡诱王下一令曰:三十日内禁祈祷,违者死。达尼厄弗敢从,日有定课如常时。妒者以告王。王虽以达尼厄故悔其非,然卒憚易令,乃判之死。尼厄于豢狮之栏矣,王不安,为废寝食。诘朝往顾,哭之。达尼厄应声曰:赖 主遣天神闭狮口,得无恙。王闻大悦,遂命举国奉敬 天主。盖 大主救事己者类如此。
求之为
问:求 主为己,情也。为人求者何? 曰: 主命之矣。 耶稣曰:为仇尔谤尔者求 主。圣雅谷伯曰:尔辈互为彼求,征爱彼此之诚。盖 主愿人人奉 主以得真福,故有是命。而彼此互求之情,乃实见人我一体。爱人如己,恒由中发,求无容己也。圣奥斯定曰:凡人未死,彼虽甚恶,莫遽失望。 天主慈怜无限,有时默使自易其心,或缘尔功受而求,为尔畀若宠,减若罪,使卒迁于善也,何必不然。若尔厌绝之,漠然视之,而不为之求,是为尔不救彼,非尔罪乎?
所求非一,然有先后,勿倒置。 耶稣曰:先求天国,他物自至。审此,所求宜先为神,次为形。先求永事,次求世事。又先为己,己之外为次。(详 天主经解)
圣盎博罗削曰:人求 主,匪直为己,并求为人,乃获大益。为己私德,为众公德。尔求为彼,彼亦求为尔。合众求以为尔保, 主必允之。众必有善者,得彼为尔求, 主尤有力矣。
爱人如己,奉教次纲也。十四哀矜,一曰为生死者祈。 天主(解见本篇)圣教诸圣,及厄格勒西亚,著有祝辞,所求不一,今略举数端:
一为众求 主,使得入教守诫以向真福。
一为众求绝,灭异端,勿听匪类滋蔓,以蓄邪道之根。
一为教宗求 主加祐,令言行尽善,克迪天下人于真福。
一为本司教及铎锝及圣教诸等级,求 主加祐令其身心净洁,克称厥任。
一为世主及粉粒政事之官,求 主畀其智能,以公义德政,治服万民。
一为修会士,为修会长求,又为本家,及本家长求,令各得安平,上下和睦。
一为圣教会,求救免于恶人之陷。
一为初奉教者,求 主加以信望爱诸德,以进于众善之路。
一为天下万民求 主加以爱德,忍德贞德,及保其身减诸病,使之乐生,勿使夭折去顺得逆,去乱得平,免除一切苦难。并求囚得赦,旅得归,病者得清心告解,永获安宁。
一为异端求 主开其迷谬,顺从公教。
一为教外人求 主启其明悟,认识天上天下,统一 大主,实宜钦崇之,爱慕之。
一为婚姻求 主广续人类。
一为众求,或雨或晴,或免风雷猛兽之害。又求免禽兽诸疫广死。又求五谷丰登,百果成熟。
一为罪者,求 主赋以真心痛悔,泣涕其罪,使蒙全赦。又为知交恩人,并为仇者,或诸凡人及受魔诱者,求免其邪念。
一为炼靈祈 主早赐释脱。
一以虔心事 主,求 主摄引我心于静默,令能想悟 天主之美好。
以上诸求,或见弥撒经,或各有本祝辞,见日课。
外此有求圣母与天神圣人之祐者,然总归求主。(已见求之向篇)又,为受恩谢主者,统向一 主三位,亦向 耶稣。
求之人
问:求者善恶不等, 主概允之乎?曰:否。求分公私。公求者若教主铎德等之求,为众非为己。 主听之。如以爱情真切,更动 主慈。
死求者众人之求,盖有多端。其一,祜恶之人。明知负罪判 主,坚执不悔,乃犹敢向 主岂恩,动 主怒必矣,罪愈增矣,先罪不可得赦,安望他吉乎?
又曰: 主于恶人所见有二,一见其人,一见其恶。由前所见,主所爱也。由后所见,主所恶也。圣奥斯定曰:主罚恶不一,或竟许所求,以加其罪。加新罪以罚旧罪,罚莫大焉。彼自以为有求而得,而不知其所以罚也。受罚不知罚,是谓 主之弃人。为 主弃,伤哉。
其一,未认真主者,依其性光,强勉于善,以期不负天良。虽所向非吾所谓 主,而彼亦谬向主。虽所求非吾所谓福,而彼亦谬求福。向 主求福, 主于人诚愿也。彼虽谬, 主或怜之,扩其心意,默照其所宜趋,所宜避,令得天国正路而从事焉。盖从来有之矣。
其一,奉教后,或以重罪失 主宠,一旦悔悟,自痛其罪,来求 主赦。 主亦怜赦之。经曰:尔等有大劳(指胜诱感)及重负(指获大罪)者,悉来我前,我宁尔。
以上二类, 主以慈德许所求,非义之必然者。大善之人,真诚昭事,居恒默达 主美,以自牧其神,奉命惟谨,不爽毫末。于 主加密迩焉。言行思维,无不惬于 大主之意。斯则有求必得矣。非 主独私之,义也。
嘱人代求,先自罄诚求之,然后嘱人補其所不逮,非可全委于人。昔有嘱圣安当代求者,安当曰:尔不自怜, 主与我曷怜乎?责其不自求,徒嘱人求,无益也。
为人求,功胜为己。圣盎博罗削曰:为己求 主,势不容已,有所迫也。为人求奚迫?其友爱之谊乎?求如素质,所载以求者如染也。染友爱色之以求,其为 主亨也,加于有所迫,而求也何者?一徇己私,易谬。一因人爱以为爱,多公而少私也。
求之所
主无所不在固无所不可求主。然论求之专所,则必推圣堂。无他见闻,五司得免惑乱,仰瞻圣像,益增敬爱。而有友辈诵祈,我又可收通功之益。且不惟是,凡堂落成,依规诵经圣之,人来求 主,赖此易得 主允,恩予倍隆。况教事如弥撒,如付洗,如谭经诸功,皆于圣堂,岂祈祷独可外此? 主亦曰:我殿,乃求之房。但教众有势不能频来者,此则无拘,或于其家,择一静室,设像作功。又或静扫本心为室,亦即求 主之所矣。
古圣作默想功,必避城市,赴郊外僻地,所以杜繁乱而精耑上向也。 耶稣论伪善者曰:彼求 主增功之所,乃街之隅,期众见以沽美名。名既得而报毕矣。又语门人曰:入尔室,闭门以求尔父。入室者,避世俗杂想,闭门,闭心门也。心门闭,则外来客念,不得入扰之。盖作功之要,念始有先入者,逐之,继有突来者,拒之。
又论求之所曰:公礼如与弥撒,为生死者祈求等功,在堂便。默想在室便。持珠诵经,或步或乘,皆可,功短易完,即有忽略,易补,非默想比也。
圣多玛(天学大师)时繫狱中,炭画十字诵礼,主歆之。圣雅谷伯(独居者)居冢地,就骷髅发善想。初想昔在世,贵贱富贵,各等差别,孰得而溷之。再想今在墓,并秽闻于外,无复异同,主与仆等,富与丐等,杂乱无殊视矣。圣依纳爵想主美好,因露处观星,得主美好百分之一也。由三圣观之,如狱,如冢,如露处,皆可增功,岂有定在哉。又古圣增功,各因情以定所。默想世虚及己罪等,其所宜闇,其情畏也。默想天国及主美等,其所宜明,其情喜也,望也。
求之时
求岂有时哉?凡不善,无时可行。凡善无时不可行,又无时可不行。夫人生与时俱,时与事偶。无事无善,则无时无善,何可忽也?小心毖慎,。事无大小,悉守 主命。何时非求 主时哉?
经勉人曰:恒祷勿息。此非祝诵之谓,盖事事有祈祷意耳。圣王达未曰:我时讃 主,讃 主不离我之口。国王一日万机,岂得时时祈诵?要即一切行事,悉如明受 主命,务求合 主,是即讃 主矣。后圣解经曰:行善者止息不行,是即行恶,以恒行善释恒祷,知言哉。
又圣把细利何解曰: 主非徒责我以言求也,即誦经言何取?言,虚气耳。 主所取者,祈祷之实心,及行善之实功。又曰:人无时不增功,乃得守其心,不至屈服于邪魔之诱惑。主设喻曰:如家督然,不知盗来何时,故无时不守。既鍵其门,又从而巡之,抵夜不息焉。又曰:人所行皆可向 主,而有不同。有密向,有近向,有遥向。密向 主,如诵经默想等。近向 主,如为主讲道、述经、勤行哀矜等。遥向 主,如养身家等。凡此皆依 主诫行之,皆可为祈祷之实。
圣依纳爵每时必静其心,审查言、行、思之当与否。事冗,亦必事讫补之。其言曰:胃进食资养,纳其精者,却其粗者。人以言、行、思养其靈神,何得不加密察?孰宜纳,孰宜却,可置不辨乎?盖圣人惟务纯心合主,时时防有未纯,故须以密察闲之。
圣文都腊解密功之旨曰:凡铎德暨诸精修者之功,日诵祝者七,无厌怠也。余众苐根心发爱,形诸叹息,密呼耶稣玛利亚而圣号,曰感谢吾 主,诚合万物以赞颂吾 主,犹未尽 主美善也。其人愿天国之赐,与夫爱 天主之挚,并见诸此矣。
圣达未统国治民,事最冗。日七次作功赞美 主。夜半必起谢 主恩。圣宗徒巴多禄之求 主,昼夜各百次。又一童女,昼夜七百次。
已上圣功,教众未能猝至,则莫如定时作功。每一日,何时求,何时谢,何时想,悉有常规,永守弗失。瞻礼日,赴堂诵经,与弥撒,听讲道,无怠无忽。盖瞻礼日,正增功之日。圣额我略曰: 主日宜息百工。西国瞻礼日,百工并止不行,而向 主之功,加益于前六日,凡神功有缺,此日补之。
凡值苦难,宜求 主佑。或被魔诱,陡发恶念,及形神各有所需,正亟求 主之时。凡欲作事,亦先祈 主佑之。圣多玛将读书,必诵本祝文,有问其博洽所自者,曰:祈 主。
病为求 主之时。夫病,死之前驱也。死既至,求无及矣。备死至病时,曷待哉?
又古圣定增功之期,在四旬大斋日。经谓此时 主受我功,我乃受 主救。盖斋时多功,最动 主怜。但无餙形遗神,诈善沽名,为功不实耳。功实, 主必受,必我救也。
古者 主命畜火于堂,昕夕加薪,用以焚香。有圣人就此设训曰:火象爱德,火畜堂中,存养向 主之爱于心也。圣爱须臾去心,即去 主远矣。云加薪者,密想罪諐,以发畏悔切情,圣爱乃得养焉。或默想主恩,补感激之情,皆是也。曰昕夕,举日始末以该全也。夫爱 主,岂问时哉?
作功无问时,尤无俟时。圣巴西略曰:邪魔阻人求 主,非直阻也,必诡呈一计曰:某事急,俟补何伤?人不觉其诡,堕之矣。魔以伪理诳人,往往得计者,类如此。每日间时当向 主,固矣。顾各功各有耑时,又所当守。卯之时有功,谢 主复活恩也。继之以想,宜从圣达未之言曰:蚤向 主,想 主所不喜者,莫如入恶,敢妄行乎?巳之初有功,圣神降临圣徒,散恩普众。午之时有功,吾 主被钉。人类所受万恩中最大之恩,乃在此时,何可无功?又此时圣伯多禄受布教四方之命,由是人无区域,并得升天之路,恩尤著也。申之初有功, 主在十字架,受多苦而死,赎世人之功成矣。此外日晡有功,子夜亦有功。圣教神功之约盖如此。
圣母自幼日课,旦起至巳,主前作功,巳至申,女工毕,而后食,食后,读天学书。
有问事 主之道于昔圣人者。答曰:无时不增功,此经言也,宜守之。客以为难,又晓之曰:人有偶(指肉身),何得弃之?如食,如秦,肉躯急,则神功断矣。然经文有言:凡行皆为 主行,如受 主命然。或进食,或行路,或治家,因身所需而给之, 主之命也。遵 主命以事肉躯,非遂远事 主之道也。
教众定时作功,旦晚各一刻,是百分日之二为主也。余刻悉为己矣,然均可向 主焉。即前所云,为 主密向,为己遥向是也。
求之言
问:求 主必用祝文乎?曰然,心尤贵。尚口而遗其心,则能言之禽鸟矣。经曰:未发言,我救之。言心诚求主,当蒙许救,不待言之发也。故曰心贵。但论求 主恒规,口诵其词,心注其意,形神并向,岂不尤贵乎?求词尚谦谨,忌私谬,因用祝文,或质词无文,如子启父,未尝不可也。
祝文虽多,论至要者,莫先 主经。此属 耶稣口授,尤为公祝云。
耶稣曰: 主前毋多言,尔父知尔需,俟烦凟哉?尔即少言,而 主怜心自热。
圣若望解心口并求,譬之树根深固,实乃繁,叶乃密,不则废材奚用?日或槁之,风或拔之,木安得长乎?夫祈祷,心根,言叶,志果也。心多谦德,是深植其根也,叶与实并茂无疑矣。人心轻如尘,触微风即飘。欲止定之,莫如言。或取之圣经,或用本祝文。夫言,所以载理。言感心而入,心循理而定。如舟垂矴而得宁止,庶免险危矣。
圣方济各盛德著闻,有显者欲窥其秘,邀共宿。既就榻,圣人谓彼已寐,輙起跪,默想 主美,太息流涕曰:吾 主万物,万物吾 主。以斯言终其夜。复就榻,如实寐状。顾显者亦阳寐,目击圣修,乃敬服之。噫,方济各其挚于爱 主哉。爱情满心,爱诵满口。口难尽心,故虽言如不容言若此。西语曰吾 主万物者,译言万物之愿尽在 主页。曰万物吾 主者,译言 主恩遍万物也。 主前不贵多言,而贵一心,正谓此夜。
求之体
问: 主前作功,跪与立与坐孰宜。曰:谦,求体也。人有神有形,形为神之役。神务去傲而役弗从,非宜矣。人类相求,匍伏稽首以致其敬,岂求 主可忽乎?外仪者,内诚之符也。故惟病弱,坐可也。惫不得起,卧亦可。不则以跪为正,立次之。 耶稣于难至之夕,其求 罢得肋于苑也,既跪且伏,举目上向,此求体也。又尝语门人以求体曰:有二人入堂,一上立向 主曰:我非众比,我行教也,我守斋也,岂似此(指同入堂者)罪人哉?一则诚罪者,自惭自悔,长跽门隅不敢前,俯首拊胸曰: 主矜怜我, 主矜怜我。若此一人者,获 主宠矣。何者?此之来,求 主也,彼之来,誉己也。
凡圣人想 主苦难,至被钉,则手臂横舒成十字形,如己被钉然。或举手上向如望者,或掬手如将承恩。此外有合掌当胸者,有苦其身如衣㯶受刺等功,种种不已。虽然,苦其身,康其神,所获良多,岂徒苦哉。
求之要
经曰:求 主者,专心备诚以往,非可尝试。此言欲诣 主前,必畏必敬,钦辑其心志,诸如所诵何经,所祷何事,所想何题,必先审理,期无失而后往,不则尝试,不敬而亵,犯 主怒而罚随之,可弗谨哉。约举其要如左:
一曰谦。谦以降伏其神与身也。如罪人听鞫,谨饬内外,著负罪状,以冀矜怜。经言:谦心之祷, 主所重。又曰:谦祷徹天。又曰: 主夺傲者恩与谦者。
一曰悔。悔先所获罪也。匪直告解责有真心痛悔,愿改前愆。 大主照徹人心,岂容虚虚言饰听哉?
一曰绝。谓绝 主所恶也。经曰:尔起工,我避尔,任尔再三求,何益乎?缘尔手满血故。盖指忿怒暨诸恶情 主所深恶。犯所恶而乞慈恩,岂可得哉?
一曰赦。谓赦得罪尔者。 耶稣曰:尔祈 主,先赦人负,不则尔父亦罔赦尔负。又曰,将祭 主,忽忆有失和于汝者,舍祭,往和汝兄,再来成礼。
一曰爱人。行哀矜以合 主旨, 主乃喜,听尔求。经曰:闭其耳于穷乏之呼,当尔求时,主亦闭耳弗之听。
一曰顺听主命。聆经训善言而遵行之。经曰:塞耳不听教规者,其求为可怒。
一曰诚信 天主。 耶稣曰:一心信 主,求必遂。圣奥斯定曰: 信德非祈求之情,而实祈求之应。心将求之,而不信 主为全能者,至怜爱者,极肯救我者,何敢求也?夫 主果无能,果无怜爱不肯救,即求者何望乎?圣意纳爵曰:(古大圣)求时勿疑。不疑乃真福。圣雅谷伯曰:以信德为祈求之本,至诚弗疑,感格人心,于 主何独不然?人诚信之,随有求,得矣。盖 主爱信者,如母爱子,即拒人求,岂拒子求哉?
一曰望。 望我 主 耶稣基督为人类之保主也。圣若翰曰: 大主前,罪人輙敢求赦,恃有 耶稣圣功耳。圣保禄曰: 耶稣基督,死后复活升天,于 大主罢德肋之右,为我等保主。又曰:统是一 大主,及人类之保主,共为一主,惟 耶稣基督为然。
一曰笃行。 尊所闻而力于行也。 耶稣曰:尔辈处我内,而我言在尔,则凡尔所愿,求必得之。解曰:处我内者,身体耶稣圣行,相合不离,如一非二爷。我言在尔者,佩服其训而蓄诸心也。
一曰避人见。 耶稣曰:尔求勿如伪求,诵祷众前。尔闭门默祷,一无所见,尔父必听之。又曰:明处多所见,五司难闭,必想乱矣。处暗别无以散五司者,自可一意向 主。
一曰轻世物,苦己身。圣伯尔纳谓二者为增功之两翼,可以动 主慈,得天路。一则能行哀矜诸功,散己所有于人。一则用以绝邪情,致洁清,无难也。(苦身详本解)
求之益
天主爱人无限,人无善恶,无论认 主与否,莫不受其恩,岂于昭事弗怠之人,有吝情乎?或为己求,或为人求, 主必加以恩祐,但所获之益,有常,有异。常者㮣举三端:
一。疗邪情。 凡堕于诱惑者,真心求 主, 主必救。达未曰:诸圣于邪情之发,即时求 主。
二。加宠爱。圣奥斯定曰:祈 主时,觉我心加热,我愿加猛,我灵魂加谦卑,加整备,以得受 主恩。凡此皆受 主加宠之效。
三。赎罪。罪人痛悔求赦,行多德以自赎。又于 主前增爱慕。如此, 主必怜救之。或苦其身与神,皆可为赎罪之价。
若夫益之异者,圣迹是也。如圣美瑟挈教民还国,敌追及之。圣人诚求 主祐,举手高起,民輙胜,不则敌胜。又在道苦渴,圣人以木枝击石,石应声发水。又临海策济,以木枝击海,海水中开,露干底,成路以济。
古圣若苏厄奉 上主命,往伐恶众,未尽,日已昃。猛立信德,命日停轨无西下,乃尽歼恶众。
圣额我略(号多能者)创建 主殿,厄于山,于是乘夜祷 主,及晓,山已远退,地平如案矣。
他如为求 主故,复活死者,愈病者,息灾增谷,变水为酒,变肉食为鱼餐,且猛兽可驯,邪魔可逐,不学习而语异域之方言,不诵读而达深奥之义理,通人秘意,脱仇猛计,强勉于善行以克诱惑,不惑于事物以剖诚伪,古今圣人,若此显迹者甚众,使非 大主垂允人求,人力何能至此哉?
求宜虔
天主尊威赫赫,天神侍从,犹自战栗,况于人乎?人事世主,必钦形神,慎言动,以致其敬,谓事君之礼当然,况天地神人之统一 大主?以卑微之人,形神并属,且有所求也,而敬畏或不逮,是可乎?夫 主之尊高距人无量,人慢 主,罪亦无量,求者胡可忽也。
外司五内司三,求时全摄向 主,功乃全。目戒分视,耳戒分听,口鼻体所戒共然,而又心无他记,无他明,无他爱,如此内外并摄,求功全矣。或曰内司受外司像,时如䆷发,魔妒诵祈,每纷动其像乱之无宁晷,行功欲求,心符其口甚难,奈何?曰:无畏也。倾诚向 主, 主必祐之,物像不能淆,邪魔不能间也。且尔所事何事,而欲易为之。为其易,岂若为其难者之更足格 主哉?要在勉之而已。
问:诵经贵一心口,有不达经义者,奈何?曰:心存敬畏,足矣。所诵非 主言,即赞 主求 主之言,岂必尽晰其义?经义非学人不解,惟敬畏,人人能之,是即大功,为 主所爱,非遂逊彼学人也。亦有始功耑一,后或乱萌,而其心尚未觉知,亦为其功。第既觉知,便当急返初念矣。
向 主求益非求罪也,然口向而心则违,非徒无益,反增不敬之罪矣。圣伯尔纳请于 主曰: 主救我,我以求罪赦故而增罪也。我口诵经,而心反之,躳何在兹,心何在彼,口何耑对,念何纷驰? 主弗喜矣,我罪大矣。罚之我加,宜矣。经曰:斯民舌赞我,心远我,表与里不符, 主岂近之哉?色搦加曰:在 主前,如在大众前,则不敬之罪可免。
西史载有童贞女姊妹凡三,同与弥撒。铎德见两女首,各有天神自天携美花冠加之。又见邪魔从地狱来,持败冠一,色甚黯,以冠第三女,群魔拥之喜。铎德知 天主深意存焉。礼毕,问第一女:顷作何想?对曰:想 耶稣受难时被恶众以刺冠加额,又受种种苦,悉为我等,故甚哀痛之。铎德曰:顷见天神以红玫瑰冠畀尔,是矣。问二女。对曰:我心如见 耶稣幼仪,端严贞洁,可钦可慕。因想守我良心,取法圣仪勿少染。铎德曰:顷见天神以洁白花冠畀尔,是矣。又问第三云何。对曰:想弥撒礼繁,痛我膝不如偕他女伴闲玩去。铎德曰:顷见群魔拥尔大喜,又加尔以地狱黑腐之冠,不亦宜乎?随设训曰:均之想也,或感天神,或召邪魔,有如此,尔等宜何从哉?三女自是并加摄志,后皆有成德之报。
圣路意斯初修时,日限时几何,默想 耶稣行实。如当想际,稍萌乱绪,致离本功,輙置前功不筭,再限时起。如是久之,卒获 主鑒,祜其诚一向 主,即诵经亦然。
圣伯尔纳曰:求时天神来陪,惟诚一对 主。天神乃献我功。经记天神语圣多庇亚曰:我昔以涕泪陪尔求,尔葬死者我达尔求,献尔功于 主前。圣达未曰:我赞美 大主在天神前。夫天神, 天主近臣也。其心翕顺 天主之旨,见人求者精纯无间,必喜而录其功。经曰:以勤心向 主,乃真福,意正谓此。如或屑越不恭,倦怠欲卧,神有不艴然去者乎?神去,魔来暱矣。祸福之介,何可不慎也?
又圣伯尔纳夜偕友在堂,诵经赞 主。见各有天神录记。其所用以录者,或金书,或银书,或墨书,又或书以白水,又有竟置不录者。盖金书者,以其心口密符,笃于爱 主也。银书者,求意虽真,而爱 主未纯也。用墨,指所诵非从心出,心全不按其義,犹黑暗然。用水指其心如流水,散漫而弗凝止也。其竟不录者,则心口之功并无,何缘见取于天神哉?
求宜恒
圣额我略曰: 主,欲求者,无一求輙已,求之又求,而且强求。经曰:天国爱强,言强求可得天国也。譬围敌城者,非旦夕计,多谋密图,昼夜攻之无间,经岁累月,终克之。乃图天国,欲猝得之一日乎?是以求功贵久,求久攻坚,攻坚者上格,以希 主鑒而闢天门,庶可必矣?
经记 耶稣夜离门徒,入山祈祷,盖屡行之。临难之夕,于苑中求 罢德肋,则增其功者三时,血汗发焉。后圣则之,有终夜祈求无间者。日夕起功,东向(西古礼)长跽,逮日出光射其目而弗知劳也。若此者,岂有求弗得哉。
经设恒求之训曰:有人夜值客至,家无供具,叩诸邻,拒之。再叩再求。邻人计安寝不得,究与所需。 主解曰:不得已而与,重求之益也。 主前亦然。盖与者必先欲与,欲与之情动,而后与随之。 天主欲与之情非人加功益望,岂易动之哉。
或问增功重求,亦有未获其益者何?圣人借 主言答之曰:或求不中规或所求未当。夫人自欺者众矣,置所应有而求所应无,岂非大谬? 主不欲从其谬,故应弗应异也。譬癫者求增力,倘许之,不杀身则杀人矣。夫与癫同病者,肯轻许若求乎?
恩宜谢
问: 既得所求当若何?曰:当谢 主。夫受恩而谢,理之常然,岂独于 主不然?经载 主言曰:尔临难求我,我则尔救。既救,尔则我谢。圣保禄曰:尔先祈 主,次谢 主,亦代众求,亦代众谢。圣若翰唫曰:仆事主,人之礼,受赐叩谢,日百受,百叩谢无容已。乃人无日无时不蒙 主恩,而知感其万一者谁乎?夫受恩而谢,义也,亦情也。不谢不情,主必恶之。圣奥斯定曰: 天主恶无情者。盖忘恩为诸恶根,不可不戒也。
圣盎博削曰:古圣人将有求也,必先忆念先所受赐,是谢恩也。谢则认 主恩,非义所应与,乃徒与。认己之功力不逮,认 主之仁慈无穷。凡此皆足动 主怜悯,新恩可望再赐。是谢先受,所以开再受之门也。
耶稣在世,尝一日救癞者十人。于其来救也,輙命往见司教铎德。方行,疾已脱矣。中有他方人,独返伏谢。 耶稣叹曰:十人并愈,彼九人安往,曷不返而颂谢 主恩乎?岂独此外方人,宜知感哉!顾其人曰:尔起且去,以尔之信,许尔身之愈。观 主此言,其益加恩于此一人明矣。
圣达未曰:谢无取于虚言。我受恩于 主而谢之,必躬行以答之。守其命,爱其名,致受苦难无辞。凡诸所行,莫非向 主,以此云谢,谢乃当矣。析言之,则心也,情也,意也,司也,物也,皆可谢 主。蔽以一言,曰,谨奉命而敬行之。
宜防魔
求者,人近于主之径路也。近主则远魔,魔大不悦,见人获益而深嫉之,诡谋叠至。或令人冷心不求,或求而不遵规则,或淆乱其心意,减少其时刻皆是。盖人失一分,魔得百分,甚矣,魔妒之烈也。
吾 主明照人与魔各情,每牖圣人达魔计胜之。圣亚加满答人问作功孰难者。曰:求功难,是时人被魔诱,较异常时。或明假人物之形,迫我畏惧。或设相爱与相恶之像,以动我之爱恶。又或暗动肉情秽念。凡此皆足散人像,能于他物而失其正。又曰:圣教他功,为众所知者,不免杂入希名之念,此即私意,魔易乘间而入。求 主之功,远人耳目,无所致望于世,魔欲入其中甚难,故其谋攻益力,其入而扰之也益横,非神功至强不挫,安能免乎?
魔所最欲胜人者,莫求功若。而人正于求功胜魔。 主语门徒曰:有魔难逐者,惟向 主之求,克己之斋,逐之。盖言魔所畏者此耳。其于难至之夕,又语门徒曰:耳辈思免魔诱乎?惟不寝者,加功求 主可免。此言人心注于求 主,乃不陷于邪魔之诱惑。故曰:神定则形弱,然无启翼之者。神亦仆,故必籍 主加祐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