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读金庸《天龙八部》,岳老三逼段誉拜自己为师的桥段,令人忍俊不住。后来我自己做传道授业工作,常常想起并理解了他的处境。
在将知识和技巧当作智慧的时代,名师们到处迎合着流行,市场上兜售各样的速成疗法。却原来,这世间,岳老三何其多!
名师不一定是明师,明师也不一定是名师。师道之不传,久矣。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周易 蒙
山水蒙卦,内卦为水,主险,外卦为山,主止。遇到危险,而不任性冒险,能安静下来,意识到前方的未知而不妄动,好像孩子等待启蒙一样。只要能诚心求教,则最终能成长。不固步自封,自然能亨通。
可见学习的事,心诚为要。作为老师、父母、教练或领导者,也应该等候时机,而不是填鸭式地推销自己的观点或见解。
明朝王艮在《答徐子直》有很好的提醒:“礼闻来学,未闻往教。致师而学,则学者不诚矣;往教,则教不立矣。” 学习者主动,老师因材施教。
师者自修道艺,先得自己通透,然后童蒙来求教。筮,指古代占卜问神。斋戒沐浴,诚心祷告,然后占问,以知吉凶悔咎。如接二连三的占问,等同于质疑,何来诚心?又或者是为印证自己心中已然的答案而已,则如何获得智慧的启示?
父母、教练、老师、领导者诲人不倦,但师道必须严格。启发式的引导,远超过填鸭式的喋喋不休。刚正而又善诱,才是好的教学法。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到对方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 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做不到举一反三,那就不再教他了。因为他只知道求人不知道求己,学习已有依赖性。而且,对于学习者来说,所教的若没有真正吸收,而一味外求,最终是贪多无益。
岳老三果然眼光不错,发现段誉有习武之天赋资质。段誉一开始就不喜武而好文,若要诚心学习,其家传武功高岳老三多少?后来因缘际会,因痴迷于“神仙姊姊”雕像而获得逍遥派武功,并遵照学之,其诚心可鉴。
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我将思考如何将蒙卦的养正原则用于人员培养、教练促动、领导力开发甚至孩子养育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