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员产生共鸣的教学艺术

 

优秀的讲师,可能采用的策略和方法各异,所持的视角也独特,但有一个共通点:他们为其观点和思想创造坚实的支持基础,从而不必强迫或命令其学员采纳。学员是主动地回应学习和改变。

 

共鸣引起改变

若你将自己调整到你听众的频道,你提供的信息便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他们也就会显示出自我组织的行为并采取行动。

共鸣释义:1)发声器件的频率如果与外来声音的频率相同时,则它将由于共振的作用而发声,这种声学中的共振现象叫作“共鸣”。2)文学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指由于读者的思想情感,或经历遭际,与作家表达的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相通或相似,从而受到深刻打动,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改变是有益的

授课的目的是要引发改变。组织或个人必须改变才能不断成功。管理得越成功的组织越容易失败,因为管理往往基于现有统计数据、事实或证据上,但我们是什么和我们可能的状态之间有很大的鸿沟需要跨越。弥补这个鸿沟需要勇气和沟通。

大多数课程是乏味的

在注意力缺乏的时代, 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好莱坞等影视圈花费大量资源研究。而作为组织沟通和技能传递的培训课程,却越来越唱独角戏般更少让学员参与。好的课程呈现通过其他媒介不可能拥有的人性化连接来创造有意义的改变。有很多时候,平庸的观点流行而精彩的思想被忽略,一切都缘于思想是如何被呈现的。

脱颖而出

拒绝伪装。伪装的目的是减少差异从而不被发现—— 将自己隐入平淡的环境中。你越想让你的观点被人采纳,你就必须拥有脱颖而出的观点。学员从不会被要求在不清晰的选项中作出决策。你的观点应当与现存的期望、信念、感觉或态度有所对比。人云亦云虽然安全,但从不会出彩。

对人感兴趣

授课并非是堆砌无意义的文字,将其投放到幻灯片,然后僵硬地念完它们。讲师不能将自己掩藏起来。与人建立连接是一门艺术,可以带来惊人的效果。人性化和冒险是产生创新型结果的基石。

仅仅事实,影响短暂

信息本身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该信息带来的情绪影响。人们很少单靠理性采取行动。为了说服成功,你需要影响到人们更深层次的愿望和价值观。而这些,唯有情绪能做到。只需要浏览一些商业广告便可了解商家是如何诉诸情绪来影响人们的。

故事传递意义

人们喜爱故事,因为生活总是充满挑战而人们天生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变化来学习。信息是静态的,故事是动态的。故事连接人心。价值、信念和准则交织在一起。如此,你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就是真实的。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这样子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也是维持生存的必须。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电影《死亡诗社》

你不是主角

当你尝试与他人连接时,千万记住,你不是主角。学员讨厌讲师自负和以自我为中心。请放下“我是他们的英雄,来此拯救他人脱离无助和被忽视。只要他们知道我所知道的,世界将变得更美好”的想法。而且,将自己当作主角,也是作为讲师巨大压力的缘由之一。

学员才是英雄

你应该将重心转向学员,因为如果他们不参与和相信你的观点,你才是那个失败者。你并非是那个拯救学员的英雄,学员才是你的英雄。如果学习是一个探险的故事,我们应该帮助学员将他们视作故事中的英雄,一起去战胜坏蛋,一起去实现理想。

你的角色是英雄的导师

你作为导师,给予英雄指导、信心、视野、建议、训练或魔法礼物以帮助他克服自己初期的害怕并加入你开启新的旅程。导师本身也曾是大英雄。在课堂上,你可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但你会智慧而有谦逊地提供帮助。

 


以上内容,摘自峻茂管理学院课程《共鸣・改变:基于学员和业绩的教学艺术》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