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我们在其中要高兴欢喜。
—-诗篇 118:24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人生宇宙间,我们都在空间和时间中。
- 追着阳光和阴影在地上涂鸦
- 坐在屋檐上看流星如何滑落
- 静观母鸡孵出各色小鸡
- 埋下桃核,静候其发芽开花结果
- 围炉听外婆反复讲老故事
- 参与准备堂兄婚礼
- 帮助爸妈自制年货
- ……
儿时,空间受限,但生命力旺盛,因为我们与时间很好相处。空间给我们的乐趣,哪有时间那么多啊:
那时,我们站在萤火光前同在太阳面前一样的敬畏。
后来,我们逐渐征服了空间,也逐渐牺牲了时间。
身处科技文明中的我们,以时间换取空间;生活的目标逐渐变成了在空间世界里扩展自己的权力。然而,拥有越多,并不表示越真实地存在。
当在这空间世界所获得的权力或玩具,在时间的疆界上嘎然而止,才明白:我们过度忙于做所谓对的事了,反而找不到时间来做个对的自己。
- 随着交通的发达,我们失去了社区互助。
- 随着城市的发达,我们忘记了亲友相依。
- 随着社会分工发达,我们外包了生老病死。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我们虚拟出更多空间。
我们成了在空间领域的流浪者,易变,厌倦,焦虑,换着法子逃避着时间。
我们一边感叹时间不足,一边杀死时间。为什么明星那么大赚特赚?因为他们唆使我们逃离时间。为什么哲学家被人遗弃?因为他们将我们劝回去直面时间。
我们将时间切割,装在一个一个空间的任务中,去控制,去管理,我们逐渐忘记了如何与时间好好相处。
我们盼望,我们恐惧,我们绝望,我们忧虑。长大后的我们,与时间严重地不同步。
我们完全是被过去和未来占据着,我们从没有真正生活过。我们展望未来,好像嫌未来来的太慢,想加快其进程;或者,我们回忆过去,期望其不要快速消逝。我们总是徘徊在不属于我们的时间里。
当我们想活在现在,现在却常常让我们受伤。 现在永远都不是我们的目的。
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生活过,我们只是希望去生活,我们只是筹划着去幸福。
我们逃避属于自己的时间,将自己丢回空间里:还是让我们填满任务清单吧,总有一天,总有一天,我们会享受到成功和幸福!
直到有一天,随着我们精力的衰退,不能再在空间里做老鼠赛跑游戏,我们才会慢慢地重拾儿时的智慧:学会与时间友好相处。
只不过,当我们老了,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将会更深刻,偶尔还会低吟唐朝诗人陈子昂那首著名的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认识了空间的广大和时间的永恒,怆然涕下之余,开始获得真正的平安。
摩西的《创世纪》记载了上帝创造一切的过程:六日创造天地万物,到第七日才歇了他的工。
天地万物固然美焕,却不够完备,上帝在安息日(第七日)创造了menuha。
Menuha:安稳、宁谧、和平、沉静、喜悦、庆祝。
当我们安息在时间里,我们才拥有真正的平安。
而时间,正是那乔装了永恒。